首页

女主女王小说视频中心网

时间:2025-05-29 07:44:27 作者:金融“活水”润湾区 助广州南沙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10862

  中新网广州5月28日电 (记者 王坚)《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下称“南沙金融30条”)日前发布,从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等方面提出30条重点举措,为进一步助力南沙发展提供新机遇。

广州南沙(资料图)。南沙区政府 供图

  南沙,这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国家级新区,近年来,在金融领域创新不断,助力企业发展。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下称“南沙开发区国资局”)28日介绍了南沙多个金融创新举措。其中,自2022年8月入选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以来,南沙发挥“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优势,将气候投融资创新服务打造为亮点特色,切实解决南沙企业发展与融资难题。

  通过组建气候投融资专营机构——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中心,打造“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论坛品牌,建设气候投融资交流展示大厅,常态化举办“南沙投融荟”活动,南沙搭建起了面向世界的产融对接平台,护航区域企业“破浪”前行、茁壮成长。依托该大会,一批绿色新质生产力标杆企业和项目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与合作机遇。

  这种政府做“红娘”为企业牵线搭桥的故事常在南沙上演。走进气候投融资交流展示大厅,整齐摆放着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祺迹汽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等南沙逾15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业务介绍及融资需求,向来访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资方进行直接展示,全力为企业拉订单、找合作、寻融资、谋发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沙一直在金融发展上具备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2022年11月,《关于广州南沙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印发,对设在南沙先行启动区符合条件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如今“南沙金融30条”再落地,多项优惠政策持续叠加兑现,将为这里的经济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动能活力。

  南沙开发区国资局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按照“南沙金融30条”要求,以深化国家级气候投融资试点为引领,以助力企业“获得投资、获得融资、获得订单”为目标,继续靠前服务南沙企业,推动惠企政策落地实施,精准推动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高质量审议代表议案办理代表建议典型案例首次发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表示,城市从来都是精英和大众共同塑造的,只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注意力资源更加扁平化,每个人都能便捷地表达和传播,大众的声音更容易被听到。这表明在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传播、城市运营管理中都应该更加强调多元主体,充分发挥大众的力量。社交媒体时代,大众既是城市品牌的关注者和消费者,也是城市形象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城市营销要注重大众力量和社交媒体优势。

第三届中国·霞浦海洋诗会举办:明月照山海 诗意话团圆

好在,当年辑睦桥村利用村里的闲置小学建成颐养之家。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去,有一日三餐,有休闲活动,还有定期健康体检,一个月只需300元。“去颐养之家挺好,村里人在一起也热闹。”龚小兰打算送母亲去。

17岁中专生被疯抢,企业究竟看重什么?

2021年1月,算法工程师李岩在试用期期间被北京某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公司列举的理由之一是,一般工程师每天完成的代码量是100行~200行,李岩起码应达到中位水平,即一天完成150行,而李岩在70余天的试用期内,一共才完成代码422行。审理此案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涉公司并未提前与劳动者约定考核标准,判决公司支付李岩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3.6万元。

江西多地开展农业保险查勘 让广大农户吃下“定心丸”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现实来看,不论是力度空前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确保机构、职责、人员等按要求及时调整到位,还是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坚决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消除市场壁垒……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才能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落细落实。改革是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利益诉求,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我们要增强大局意识,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和个人利害得失。改革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好高骛远,不要把调子起高、胃口吊高,而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

中秋国庆假期前四天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超6亿元

“在酒吧里开讲座,很大程度上是当代年轻人为更好平衡学习和休闲而进行的主动探索,为专业探讨、增进交流提供了新的场景,也折射出了他们新的社交观念。但‘酒吧讲座’内容究竟是纯粹个人观点的阐释,还是系统化、规律性的学理探讨仍需谨慎甄别,同时还要警惕学术成为商业推广的噱头。”郎劲松说。(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